Usage
扩展函数是 kotlin 的又一杀手锏功能,能够在不修改源码的基础上,扩展某些类的能力,方便开发。
例如这里演示了给 String 添加一个获取第一个元素的方法。
fun String.first(): Char {
if (isEmpty()) {
throw NoSuchElementException("String is empty")
}
return this[0]
}
fun main(args: Array<String>) {
println("Hello,World".first())
}
这里需要额外注意的地方在于扩展函数的方法体中,是能够直接访问扩展对象 public 的变量的。例如上面的方法里面,我们也可以这么写:
fun String.first(): Char {
if (length < 1) {
throw NoSuchElementException("String is empty")
}
return this[0]
}
通过 this 可以在方法内,访问扩展对象,这里就是通过 this[0] 拿到第一个字符的。
Under in hood
看上去很厉害哈,但他的原理却非常简单。我们要时刻记住,kotlin JVM 是基于 JVM 开发的,kotlin 源码最后会变成字节码而后被运行。当遇到语法上不太懂的地方,直接反编译字节码,或者 Decompile 成 Java 方法,就能洞察里面的玄机。
我们将上述代码,Decompile 成 Java 后,就能发现里面的秘密。
public static final char first(@NotNull String $this$first){
Intrinsics.checkParameterIsNotNull($this$first, "$this$first");
if ($this$first.length() < 1) {
throw (Throwable)(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("String is empty"));
} else {
return $this$first.charAt(0);
}
}
原来是生成了一个 public static final 的方法呀,不过这个生成是 kotlin 提供的语法糖,帮我们完成的。看到这个代码,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扩展对象方法内部,能够访问到扩展对象的 public 成员。
重载与多态
扩展方法能否被继承呢,或者重载呢?我们来看看例子
open class Animal
class Dog : Animal()
fun Animal.desc() = "Animal"
fun Dog.desc() = "Dog"
fun main(args: Array<String>) {
println(Dog().desc())
var animal: Animal = Dog()
println(animal.desc())
}
// output:
// Dog
// Animal
如果扩展方法能够被重载,那么两次都应该输出 Dog,我们还是和前面方法一样,来看看真相。
@NotNull
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desc(@NotNull Animal $this$desc) {
Intrinsics.checkParameterIsNotNull($this$desc, "$this$desc");
return "Animal";
}
@NotNull
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desc(@NotNull Dog $this$desc) {
Intrinsics.checkParameterIsNotNull($this$desc, "$this$desc");
return "Dog";
}
可以看到实际生成了两个 desc 方法,里面的参数不动,所以这个方法的调用,只与扩展对象本身有关系,在编译时已经确定,不存在多态。
扩展属性
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设定,kotlin 并不能真的给扩展对象添加一个属性,而只是提供了一个语法糖,什么意思呢?我们具体看看下面这个例子。
var String.first: Char
get() {
if (isEmpty()) {
throw NoSuchElementException(“String is empty”)
}
return this[0]
}
set(value) {
println(“set value to $value”)
}
fun main() {
“Hello, World”.first = ‘G'
println(“Hello,World”.first)
}
我们扩展了 kotlin 的属性,添加了一个 first。我们可以分别给这个所谓的 first 属性,注意是所谓的,添加 get 和 set 方法。然后我们可以通过 = 和 . 来调用 set 和 get 方法,就像 main 方法中那样。但实际上,最后并没有生成 first 属性,我们来看看反编译过后的代码。
public static final Char getFirst(@NotNull String $this$first) {
Intrinsics.checkParameterIsNotNull($this$first, "$this$first");
CharSequence var1 = (CharSequence)$this$first;
boolean var2 = false;
if (var1.length() == 0) {
throw (Throwable)(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("String is empty"));
} else {
return $this$first.charAt(0);
}
}
public static final void setFirst(@NotNull String $this$first, char value) {
Intrinsics.checkParameterIsNotNull($this$first, "$this$first");
String var2 = "set value to " + value;
boolean var3 = false;
System.out.println(var2);
}
看到没有,实际上只是添加了 setFirst 和 getFirst 两个方法,并没有实际的属性添加上去。这也是 kotlin 提供给我们的语法糖之一,糖要吃,但也要小心蛀牙哦!
好了,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,谢谢大家对得得之家的支持。